金融科技时代的贸易金融数据化发展

《贸易金融》杂志 2017-11-11 22:32:56
贸易金融导读:银行已充分认识到金融科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化升级,而是对现有产品、流程和模式的重大变革。


文/ 张伟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贸易金融部

来源:《贸易金融》杂志2017年8月刊,贸易金融公众号,(ID:trade_finance),华贸融出品


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革命不断深化前行之中,信息技术成为引领经济金融变革的主导性力量,在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信息化能力可以看作是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器,通过充分应用金融科技向智慧型数据化银行发展是总体方向,银行已充分认识到金融科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化升级,而是对现有产品、流程和模式的重大变革。


从贸易金融的发展来看,银行也已经从手工式操作到电子化流程再到互联化平台,直至目前在金融科技涵盖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方面实现尝试性的突破,显示了积极的创新姿态。金融科技已经在转移支付、财资管理、消费金融等方面展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变革潜力,虽然其仍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且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形成新的风险,但贸易金融和金融科技两者的结合将塑造的贸易金融数据化前景更让人期待。


发展贸易金融的核心问题

“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贸易金融》2014)。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展贸易金融是在谋求自身突破发展瓶颈下的必然选择,以产品的多样化和模式的灵活化来对应客户的行业多元化和运营的多节点化,并伴随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近年来进入了调整并寻求发展新路径的阶段,在这过程中寻求信息技术的支持成为共同的选择。


在论及金融科技对贸易金融影响的话题时,我们应该对于贸易金融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予以明确。


首先,发展贸易金融的核心主旨是通过贸易金融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效率。可以说,产业链既是贸易金融的前提也是归宿,如果贸易金融不能全面了解产业链、不能深入参与产业链,如果不能有助于整合产业链、不能为产业链带来价值增长,那么银行的贸易金融就将成为无本之木。


其次,发展贸易金融的核心原则是有效风险管理下的全流程控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贸易中的支付结算、融资融信、财资管理等业务,无论是升级优化“线上化”、“电子化”、“互联网+”还是正热议的“金融科技”等技术,也无论是采用“1+N”、“M+1+N”还是“N+N”等营销模式,都必须面对如何有效控制金融交易风险的问题,只有通过对客户认知、交易模式、融资需求、信用风险等方面的细致分析,才能有效评估风险,并通过方案设计和技术措施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确保真实性、封闭性、自偿性的落实,避免曾经的风险爆发再次重演。


第三,发展贸易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数据化能力。科技在改变业态,众多客户已经在向信息化、智能化运营演变,全社会数据的可量化、可监测程度都在提升,在数据的全面性、实时性、可得性等方面有了更多的现实可能。银行可以而且也必须借助金融科技建立高品质的数据库,强化稳定、精细的数据分析基础能力,并在贸易金融的服务中提供长流程、多场景的应用,为精准预测、精准营销、精准创新、精准定价提供数据化支撑。


对于金融科技的辩证认识

金融科技(FinTech)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2016),相较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运用了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更为前沿的信息技术,力图以技术突破提高金融效率进而创造新的价值,主要的业务领域包括支付结算、资金筹集、财资管理和技术服务。近年来金融科技也已经成为热门投资领域,毕马威发布的《2016全球Fintech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在黑天鹅事件频出和资本收紧的“寒冬”情况下,2016年全球Fintech投资总额仍然达到了247亿美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在贸易金融领域运用科技手段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如初级阶段的线上化操作,实现了业务的电子流程管理,以痕迹化管控操作风险,其中有些实现了与银行核心系统的互联,有些仍只是单独的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银行与客户和第三方线上合同、线上认证、线上确权等方面的互联,实现结构化数据的直接处理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人工审核相结合,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但基本未能实现与税务、海关、商检、中登等政务性/公示性平台对接;其后,场景化概念被引用到贸易金融的技术开发,垂直型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受到更多关注,银行与实体企业的自金融和互联网企业的网络金融进一步加强交互合作。


自2016年以来,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尝试性落地,中外银行业在国际汇款、跨境直联清算、物联网动产质押、信用证、联合贷款、数字汇票等领域实现了业务尝试性突破。总体来看,虽然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子化运作已经多年,但部分产品由于查询登记、账户限制、实调要求、内部系统整合过于复杂等造成在某些节点只能非线上化处理,同时很多平台系统只是从线下流程到线上流程的形式转换,缺乏引流和风控的实质精髓,在创新思维上与金融科技还相去甚远。


贸易金融要求关注全流程、服务全流程,而以往限于方式方法有限,有些控制措施未能掌控真实性或者失去了时效性成为“纸上谈兵”,而通过金融科技除了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核对的准确性、提高交互的便捷性,更可以通过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挖掘原先难以觉察的信息、关系和趋势,在提升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挖掘新的业务机会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当然也要正确认识到科技并非无所不能,金融风险并不会因为技术发展而消失,这主要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固有复杂性,以及限于现实情况下的数据来源和覆盖面的有限性等诸多方面是难以单靠金融科技解决的,例如经济的周期性、产业链的稳定性、买方的支付能力、卖方的履约能力等带来的风险问题;抵质押物的权属争议和处置问题等法律问题也难以完全靠技术解决。


同时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也会造成问题,比如这些前沿的底层技术要实现规模化应用还难以估量可能的时间,也会存在应用的局限性;比如目前很多算法可能更擅长于发现关联性,但是并不一定具有风险判断价值;又比如区块链已存在几大不同阵营,今后在不同区块链之间如何实现互联,以及类似HYPERLEDGERFABRIC发布V1.0后基于V0.6的开发失去了价值这样的问题今后如何避免等等。


运用金融科技的SWOT分析

金融科技为众多期望进入金融业的各类主体创造了机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等新进者意图通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对传统金融体系去中介化,重建行业价值链,进而形成新的金融生态格局。而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报告》,中国银行业在面对金融科技新浪潮下自我转变的需求在全球金融业是最迫切的,甚至把自身看作是颠覆性力量,并大量投入资源。在此,本文尝试将商业银行整体上视作单一类型的组织,对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变革贸易金融进行简要的SWOT分析。


优势:


全面性。在服务方面,银行具备长期的经营经验和最丰富的系列产品,可以提供账户、结算、清算、融资、资金交易、现金管理、财资管理、非信贷/资本市场等服务,并拥有泛行业的大中小微型的客户基础,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在企业经营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提供服务。


信任度。银行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能力积累,审慎性、合规性意识强,同时银行也仍然具有牌照限制和业务许可优势,并保持着极高的市场信任度。


劣势:


底层数据获取有限。虽然银行也是数据密集型组织,但就开展贸易金融而言不具备实体产业基础,场景化储备不足,底层商业数据的获取能力有限,同时对于已有的结算和授信收集的数据缺乏有效的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力。


敏捷开发支撑不足。虽然银行也是科技驱动型组织,但总体而言项目的科技开发周期过长,而且现有人员结构整体上处于就银行论银行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金融科技需要的迅速试错、快速迭代等发展策略。


机遇:


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流程、新的客群,强数据导向也会带来应用领域扩展,为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境内外、线上下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行性。


强监管的态势。国家在鼓励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正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清理整顿,统一监管有利于减少套利行为,为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创造了公平的环境。


威胁:


新型竞争格局。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公司、行业龙头等非银行机构快速进入,对于金融的思维方式与银行不同,并在垂直产业链、小额信贷、支付结算等方面具备特质优势。


新型风险叠加。在金融科技带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信息对称等有点的同时,采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生成方式、传导路径变化以及传导速度加快都尚难以预估,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固有的金融风险与新技术风险叠加可能造成巨大冲击。


综合来看,互联网巨头们的支付宝、余额宝、微粒贷、微信红包等的成功是在于将金融与人的日常联系在一起,完全是跳出银行做金融,并依托金融科技提供了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并正向企业端客户延伸服务。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银行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基础,并借助企业客户已经大量开展数字化财务管理,乃至采购生产销售与财务的融合性数据化管理的有利条件,全面推进贸易金融服务的数据化,决不能由于对未来的无知导致未来无路可走。同时,鉴于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局限性,在贸易金融的开展中必须要秉持建立多方深度互信的贸易金融合作共同体的理念,要适应未来多方博弈共存的格局。


邮储银行的数据化实践

201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十年来邮储银行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点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忠实践行普惠金融,抓住战略机遇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邮储银行坚持“科技引领”战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并在新时期IT规划中明确了以互金云平台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依托、以数据分析为引擎,打造智慧邮储,建设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为一体的、开放的邮储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近年来,邮储银行大力拓展自身贸易金融科技化发展,从单项业务模式电子化快捷流程起步,成功开发运行了自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并将合理规划持续升级平台功能,坚持合作共赢的贸易金融发展模式。在金融科技的前沿开发应用方面,邮储银行开发出集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和共识机制在内的资产托管区块链系统,在中国银行业首次成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业务系统。借此成功优势,邮储银行在贸易金融区块链应用研究方面继续选择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依托自身金融市场业务特长以及邮政集团产业融合优势,选择贸易金融资产流转和快消品动产质押池融资为突破方向,力争以联盟链方式与多方合作共同探索贸易金融的科技化发展之路。


科技为人所创,亦为人所用。银行对于金融科技需要保持“热切关注、冷静思考、积极尝试、稳步推进”的策略,通过提升金融科技思维意识和应用能力,完成从产品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变,实施内容驱动和技术驱动的双轮并行,在金融与技术结合的新业态下,实现贸易金融向高科技数据化发展的创新变革。


相关推荐

——访众企安链CEO杨圣来源|贸易金融记者|张铭研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新年伊始,多省...
| 2022-03-21 17:35
二十年白驹过隙,中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二十载初心不忘,科法斯始终保障中国企业贸易安全,向历史...
| 2021-12-30 13:35
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受到疫情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仅2020年1-7月,国内共有200多万家企业注销倒闭,其中大部分是...
| 2020-09-24 14:41
【科法斯】战略升级!“出口转内销”到“国内大循环” 不同的时代,...
| 2020-08-14 18:35
疫情肆虐全美,经济深受重创,科法斯的基准情景预测 2020 年美国经济萎缩 5.6%,2021 年将回升 3.3%。然而...
| 2020-07-27 10:08
新冠肺炎(COVID-19)危机引发了关于提高供应链防御海外冲击能力的讨论。疫情在欧洲蔓延之前,中国工厂的临时停产一度使...
| 2020-07-24 18:04
商票秒融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帮助多家中小微完成商票融资,覆盖建筑工程、金属、材料等行业,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笔均交易金...
| 2020-07-23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