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马扎”,可供人们免费使用。记者在某公交站看到:共享马扎与普通马扎无异,仅多了一个二维码。但不到一天时间,摆放的十多个马扎只剩下4个。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马扎会丢失,但该行为算是公司项目的前期推广。
刚刚一天,一大半“共享马扎”不翼而飞
昨天,多条微博爆料称在北京街头看到了“共享马扎”。有市民说自己昨天早晨在长虹桥北公交站等车时,看到旁边立着十来个马扎,上边写着“共享马扎”,引起围观。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长虹桥北公交站,现场已剩下4个“共享马扎”。面对摆在旁边的新玩意儿,不少等车的乘客都好奇地看一看,有人拿出手机扫码,却很少见人使用。网传在双井地铁站附近也有数个“共享马扎”,记者到达现场后却一个也没看到。附近保安称,有人在此投放了十多个“共享马扎”,“但后来哪儿去了,我也不知道”。
共享经济暴露多方面问题
2017年的共享经济发展迅猛,在出行、住宿、私厨、医疗、众包物流、服务众包、教育、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股权众筹十大细分领域全面开花,但是在众多的共享经济领域内,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公共的真的就那么好么?在小编看来,共有永远都不如自己有,就好比公共脐血库和自存脐血,究竟哪个好,我们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用自存的不如公共的?我们让数据来说话
很多人觉得自存脐血花费多,不如用公共脐血库,真的是这样么?其实,谈及脐血个人发生的费用,不能够单纯拘泥于脐血的储存费用,而应该全面看待。事实上,脐血的费用包括“前期费用”和“后期费用”。前期费用是脐血的资源保存费用,后期费用是脐血的使用治疗费用。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的两张对比图就一目了然了。
自存脐血与使用公共脐血库后期费用对比
自存脐血与使用公共脐血在治疗上的差异性对比
从以上两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自存脐血需要花费一定的保存费用,但相比于用公共脐血库的干细胞产生的配型费用以及后期巨额的治疗费,自存脐血无疑是最划算的。
自存脐血可同时解决配型难和巨额医疗费问题
我们知道,一旦家庭有成员得了恶性血液病,摆在面前的两个最大的障碍就是配型难和巨额的医疗费用,自存脐血不仅能够获得最合适的配型,而且附赠的保险可同时解决高额的手术费用。不仅如此,由于自存脐血产生排异反应的几率低得多,无形中也节省了大笔的后续治疗费用,这是采用公共脐血库干细胞所不能比拟的。“退一步来说,即使将来用不到自己的脐带血,那么家庭成员之中有兄弟姐妹或新生儿的父母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这份储存的脐带血同样能够发挥作用。”生命银行的专家介绍。
综上,认为自存脐血是花冤枉钱,不如采用公共脐血库的这种说法显然比较偏激片面的。“概率事件的统计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保障行为没有所谓的百分比、性价比。为孩子储存一份生命的保障岂能用使用概率来推算值不值得。”生命银行的专家说。”
生命银行是全球最大的干细胞资源库之一,为方便及时及地存储脐带血,生命银行在全国建立了25个脐带血库,覆盖中国三分之二版图,目前脐带血储存已将近40万份,15年专业守护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