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葛蒙梁主任解读银屑病易感基因

2017-09-08 10:06:00

2004年葛蒙梁教授在《中国老年学杂志》第04期发表了一篇“银屑病MHC易感基因研究进展”的学术论文,此篇论文对银屑病MHC易感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发现了MHC以外的易感基因位点,确定环境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危害全世界1-3%的人口,患者人数达1.45亿,中国大约有800-1000万患者,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由于银屑病具有顽固性,很难一次性根除,从而加重了银屑病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负担。 

银屑病是多基因疾病,其发病受多种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广泛扫描,已确定了若干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之一,定位于人类染色体6p21.3区。银屑病的家族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据报道约有15%~30%患者有家族史,中国有11%~20%。葛蒙梁教授团队收集了—寻常型银屑病北方(河北省)汉族人家系中20名家庭成员的资料,其中4人已亡故,6人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有5人(II-2、II-4、II-5、III-1、III-5)发病时年龄<40岁。1人(I-2)发病时年龄>40岁。对他们进行了外周雪DNA的提取和HLA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的方式。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SSO)检测一北方家系中各成员HLA-A、B、DRBI位点的等位基因,探讨此PsV家系中可能存在的易感基因型及单倍型,并分析其易感基因型及单倍型携带者可能影响发病的因素。从中看出获得性遗传易感因素本身并不足以引起银屑病的发病,环境因素作为一种激发因子在其发病及复发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以往的研究显示,各银屑病家系的易感点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它的发病可能涉及众多微效基因,因受外源因素共同影响,也可能与基因的外显不全或遗传性异质性相关。因此,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将是一个长期的研究工作。研究银屑病发病的机制,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其有效治疗是葛蒙梁教授团队不懈努力的目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3月21日,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
| 2025-03-26 09:46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在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资金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走单走票不走货&rd...
| 2025-03-10 17:49
亟需重建供应链金融秩序。...
| 2025-03-10 17:48
2025年1月14日,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经贸企业最具信赖的金融服务商评选“金贸奖&rdqu...
| 2025-01-20 09:27
2025年1月1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第九次成员内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内部会议聚焦行业前沿,共谋...
| 2025-01-15 10:54
本次大会线下14位重磅嘉宾进行交流和分享、深度解析行业,与近200位线下参会嘉宾、线上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20000人共...
| 2025-01-15 09:36
该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旨在表彰在国内外流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机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贸易金融行业的国际...
| 2025-01-14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