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由小票“变身”的银行承兑汇票被银行成功堵截

2017-09-29 17:34:51

来源:IM票友


凭借一双“火眼金睛”,中信银行嘉兴分行工作人员巧辨蛛丝马迹,成功堵截一张由小票“变身”的银行承兑汇票,帮助客户及时发现了交易风险。


9月19日,中信银行嘉兴分行工作人员,在对客户提交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初审时发现,一张9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存在可疑。


“这张票据乍看起来仿真度很高。”中信银行嘉兴分行的工作人员介绍,但是通过肉眼仔细辨认,以及票据鉴别仪器和交易系统的影像鉴定,可以初步确认票据为变造票。


据介绍,这张变造票据的号码为3130005229826857;出票人为天津某商贸公司,收款人是长治市某运销公司,承兑行是威海某商业银行,票据金额90万元。在辨认过程中,该行工作人员发现了疑点。


比如,在鉴别仪白光下,票号末位数字有被变造的迹象,数字下方双色底纹破坏。大写金额字体油墨的深浅不均匀,其中“拾”字下方的“口”字、“整”字下方的“正”字,都有些歪斜。在侧光、紫光灯和红外灯光下,也可以看出票号、小写金额、底纹和暗藏均有被修改和破坏的痕迹。


为了进一步鉴别真伪,该行工作人员通过中国票据交易系统进行原票据影像比对,发现票据上“已承兑登记”章、出票人签章和承兑行签章位置等细节均有出入。鉴于种种迹象,票据为变造票据的可能性极大。


在继续核实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与开票银行进行了电话联系。出票银行也表示:“该票确实是一张在出票日当天,被签发多张的“大拖小”票据,且己经被多家行查询过,可以判定该银票为变造票据。”为此,出票银行还进行了报案。


在国内外金融形势日益严峻,犯罪分子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和翻新。作为金融业务的前沿,银行及时发现问题,可为客户成功发现和堵截风险。银行应持续举办反假辅导培训,从而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马上消费的目标是让数字化服务不仅高效、安全,而且能够感知和回应人类的情感,这是我们迈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时代的关...
| 2024-12-02 13:55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5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3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2
9月12日,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活动首日,京东金融召开体验升级沟通会。除产品发布外,京东金融还...
| 2024-09-12 14:55
该报告凝聚了行业内外多方智慧与力量,解构当前司库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推动我国司库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
| 2024-09-09 17:02
加快央国企司库体系建设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
| 2024-08-30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