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为核心 驱动监管科技升级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8-12-19 10:44:46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记者 李珮


主题为“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监管科技是在金融与科技更加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以数据为核心驱动,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依托,以更高效的合规和更有效的监管为价值导向的解决方案。

  从国际上看,已经有不少监管科技在证券监管中运用的实践,涵盖证券发行、信息披露、证券投资交易、证券违法行为、证券市场风险的监管,以及证券投资者保护等环节。

  就国内情况来看,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认为,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完成了监管科技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让此前停留在倡导或研究层面的监管科技有望看到更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五大基础数据分析能力、七大类32个监管业务分析场景,强调了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原则、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和监管科技运行管理“十二大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监管科技在证券监管中的一些运用已经走在了规划设计的前面。比如,在打击内幕交易方面,证监会依托大数据仓库,建立多种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来寻找“硕鼠”的案件线索。

  在年会上,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还发布了监管科技系列研究报告之三——《证券监管中的监管科技》(以下简称《报告》)。

  据了解,《报告》就监管科技在证券发行、信息披露、证券投资交易、证券违法行为监管、证券市场风险监测分析及预警、证券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监管科技在证券市场相关业务中的进一步落地提出切实建议。

  从实践来看,当前金融监管对新技术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市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市场风险监测,异常交易行为识别,以及事前审核、事中监测、事后稽查处罚等各类监管工作模式的优化等方面,要满足这些需求,数据和技术缺一不可。

  数据是监管科技的基础,数据标准化是监管科技的前提。然而,当前金融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对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使得数据的可比较性、可计算性和可评价性较低。

  《报告》认为,监管科技从蓝图走向全面实践,将是一个步步为营、不断攻坚克难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和停滞的过程。在监管科技全面投入应用之前,至少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数据标准化如何实现,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实现转化与更新,市场是否能适应监管方式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汇聚近万名来自各领域的生态伙伴、先锋企业、商界精英、专家学者等一道感受AI应用普及下的企业服务生态新航向、新路径和领先实...
| 2024-08-15 10:12
此次沙龙活动,从宏观经济、政策面、市场环境等多维度,对当前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画像解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脉搏提供了专业参考...
| 2024-02-29 17:57
此次沙龙活动,从宏观经济、政策面、市场环境等多维度,对当前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画像解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脉搏提供了专业参考...
| 2024-02-29 17:52
在2023年上半年,机构整体财富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 2023-08-25 10:52
7月13日,京东科技联合行业头部金融机构发起金融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启动仪式,携手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北...
| 2023-07-19 10:01
金融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 2023-06-19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