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农商行不良率从4.13%飙升至19.5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7-05 11:03:15

导 语


7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了一份新鲜出炉的跟踪评级报告。报告显示,贵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末的4.13%飙升至2017年末的19.54%;相应地,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从161.25%下降至34.15%;资本充足率由11.77%变为0.91%。

    这份跟踪评级报告由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出具。报告称,中诚信将贵阳农商行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将贵阳农商行2015年7亿元、2016年5亿元的二级资本债信用等级从A+下调为A。

    对于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贵阳农商行为了贯彻监管部门降低不良贷款偏离度的要求,将大部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计算,导致年末不良贷款激增。

    具体而言,早在2016年末,贵阳农商行逾期贷款余额达113.05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54.91亿元,余额贷款占总贷款的34.01%,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为25.7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3.74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5.33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增加1.2个百分点至4.13%。

    2017年,贵阳农商行开始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积极压降存量贷款风险和严控新增,至年末,逾期贷款为103.64亿元,较年初下降9.41亿元,占总贷款的25.82%,较年初下降8.19个百分点;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97.56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24.30%。

    若按照原口径计算,贵阳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或稳中有降。但在2017年末统计时,贵阳农商行将大部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纳入不良贷款计算,导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64.69亿元至78.43亿元,不良贷款率也提升15.41个百分点至19.54%。

    而资产质量下滑更为根本的原因,则由外部、内部因素的双重交织所致。

    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受地区经济发展下行、钢铁产能过剩、民营担保公司代偿能力不足及房地产市场泡沫加大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不断上僧;另一方面,贵阳农商行前期对信贷业务管理较为粗放,客户经理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分支机构审批权限过大且总行政策指导不明晰等内部管理问题也导致改行资产质量大幅下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相关推荐

3月21日,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
| 2025-03-26 09:46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在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资金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走单走票不走货&rd...
| 2025-03-10 17:49
亟需重建供应链金融秩序。...
| 2025-03-10 17:48
2025年1月14日,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经贸企业最具信赖的金融服务商评选“金贸奖&rdqu...
| 2025-01-20 09:27
2025年1月1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第九次成员内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内部会议聚焦行业前沿,共谋...
| 2025-01-15 10:54
本次大会线下14位重磅嘉宾进行交流和分享、深度解析行业,与近200位线下参会嘉宾、线上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20000人共...
| 2025-01-15 09:36
该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旨在表彰在国内外流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机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贸易金融行业的国际...
| 2025-01-14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