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普惠金融仅基于传统金融无法解决 还需开“金融科技”这一新路

2019-04-29 13:32:59

来源:金融监管与风险观察


4月25日,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为主题,围绕普惠金融理论、实践及未来展开深入研讨的普惠金融国际高峰论坛正式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金融评论》编辑部、凤凰网WEMONEY承办,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提供特别支持。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发表开场致辞。

李扬指出,国家经济改革大背景下,金融改革已被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其下一步改革重点主要是: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大变化,调整金融体系结构。所谓金融体系结构改革,即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四种类型的金融要合理、协同共进。


“作为长期做金融的研究者,我觉得我们的金融研究也遇到了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金融是很复杂的,而且越来越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集体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可能会很深的、很广泛的介入到传统的商业性领域,这个是中国下一步要做的。”他进一步介绍称。


二是产品结构要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近年来,中国的金融风险逐渐凸显,监管部门推行了一些举措,如将非标产品标准化,将场外金融活动拉回场内,表外金融活动拉回表内等。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中国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如今越来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还是要力争实现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也就是发展金融科技来解决普惠的问题。普惠金融是让所有有合理金融需求的人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基础上,体面获得金融服务。目前仅基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无法解决,必须开新路,即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来解决普惠、科技产业化等问题。


四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还在加强,比如利率市场化、无差异的国债收益曲线、信用评级体制等。李扬表示,如果利率不能反映风险、不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就会引导资源的扭曲配置。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行之多年,但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成,当前这个任务非常繁重。同时,汇率市场化也是一样,如果汇率不能市场化,不能反映国内外相对优势,基于其所进行的资源配置就有可能扭曲。


谈及收益率曲线、金融基础设施时,他指出,“收益率曲线是定价的基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收益率曲线,我们所有的定价很可能是扭曲的,很可能会引导我们资源向一些无效率的领域、无效率的机构去倾斜。总体来说,会损失金融效率,最终损失我们经济效率。另外关于金融基础设施,其他还有像信用评级体制、整个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集中发布等,都是我们要做的。”


“我们要从实体经济想到金融,返回来从金融再回到实体经济去,只有这样我们在探讨金融改革、金融发展时,它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经济也能够重新获得稳定成长的格局,对全球的经济稳定贡献也是正面的。”李扬称。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汇聚近万名来自各领域的生态伙伴、先锋企业、商界精英、专家学者等一道感受AI应用普及下的企业服务生态新航向、新路径和领先实...
| 2024-08-15 10:12
此次沙龙活动,从宏观经济、政策面、市场环境等多维度,对当前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画像解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脉搏提供了专业参考...
| 2024-02-29 17:57
此次沙龙活动,从宏观经济、政策面、市场环境等多维度,对当前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画像解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脉搏提供了专业参考...
| 2024-02-29 17:52
在2023年上半年,机构整体财富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 2023-08-25 10:52
7月13日,京东科技联合行业头部金融机构发起金融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启动仪式,携手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北...
| 2023-07-19 10:01
金融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 2023-06-19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