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现金管理类理财监管

2019-12-30 15:53:27

作者:钟林楠

来源:粤开奇霖研究(ID:macro_liqilin)


银保监会联合央行下发《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具化了对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的监管要求。


1、统一监管是趋势,监管套利机会将逐渐消失。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要求都完全类比货币基金,投资范围、集中度要求、杠杆率水平、久期要求等多方面与货币基金趋同。


2、出台监管政策的原因有三。一是资管新规后,具有稳定净值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大幅扩张,但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机构的资产组合中纳入了不少长久期或低评级的信用债,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同时在摊余成本法估值下,一旦出现下跌,持有长久期债券品种的产品容易出现较大的负偏离,对投资者的利益和管理机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二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基性质相似,但却没有有效的监管约束。


三是推进理财产品转型的需要,推动资管行业真正实现净值化,改变居民的低风险偏好。


3、利好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以前银行现金类理财可以拉长久期、下沉资质或加杠杆,甚至配置非标、ABN。监管出来后,现金管理类理财只能和货基一样,投短久期品种。


短久期品种中,收益相对高的是存单和信用债。但对现金理财,银保监会特别要求即使是AAA等级的存单和同业存款,投资比例也不能超过产品净资产比例的10%。权衡之下,新增的现金理财可能会更多转向配置高等级短久期的信用。


但不管如何腾挪,在投资范围、期限和杠杆都被限制的情况下,银行现金理财的收益率肯定要向下,向货币基金靠拢,对零售客户的吸引力会有所下降,规模扩张速度可能会放缓。


4、对长端利率的影响有限。消息出来之后,国开活跃券表现非常平淡,因为监管做了新老划断,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5、银行表内存款负债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以前没完善的监管前,银行现金理财就是类活期存款,T+0赎回到账、摊余成本法计价,基本无风险,对银行表内存款会有压迫,银行得用利率更高的定存来吸收存款。


现在监管要求让收益趋于下行,存款的压力也就小了一些。但规模考核+监管考核要求(比如流动性约束指标)两座大山依然存在,银行在存款端的同业竞争还是很激烈。


6、理财需要加快转型。除收益率的优势丧失外,监管还限制了摊余成本法计价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低于全部产品的30%,大行基本无忧,部分中小行会受约束),现金类理财扩张受到限制。


投资约束相对小、依然能够提供相对高收益、且稳定净值的定开理财(摊余成本法计价)可能会是短期银行探索寻找的替代品,但从中长期来看,加快投研建设,提高做净值化产品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转型方向。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马上消费的目标是让数字化服务不仅高效、安全,而且能够感知和回应人类的情感,这是我们迈向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时代的关...
| 2024-12-02 13:55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5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3
11月28日上午,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重庆...
| 2024-11-28 23:12
9月12日,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活动首日,京东金融召开体验升级沟通会。除产品发布外,京东金融还...
| 2024-09-12 14:55
该报告凝聚了行业内外多方智慧与力量,解构当前司库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推动我国司库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
| 2024-09-09 17:02
加快央国企司库体系建设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抗风险能...
| 2024-08-30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