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

2020-02-28 13:49:17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

记者:马玲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2月27日在商务部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各环节,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叠加春节假期因素,我国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复工复产都面临交通物流受阻、人力资源紧张、上下游复工不同步、防护用品紧缺、经营成本增加等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突出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商务部连续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等多份政策文件,持续指导各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

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如上海市加大对重点外资企业支持力度,840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显示,截至2月25日,复工率已经超过99%;上海市政府组织力量,从2月25日开始,将用半个月时间走访在沪7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重点外资企业,深入现场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广东省发挥“省长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作用,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防控物资四方面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回应沃尔玛、LG、达能、嘉吉、东丽等40家跨国企业和相关商会反映的困难和诉求,目前相关问题已得到协调解决,巴斯夫等外资大项目已复工建设。

“外资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将很快逐步得到解决。”宗长青分析称,从长远和总体上看,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当前也并没有出现供应链、产业链因疫情影响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现象。

不过,宗长青也指出,一般来说,跨国投资者的投资经营决策是长期的、综合性的、战略性的,短期的疫情影响是有限的,但也不排除做出一些应急性的、战术性的调整。近日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55%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判断疫情对3—5年经营战略的影响为时尚早;34%的企业认为不会有影响。

多项调查和研究显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仍然看好中国市场长期发展前景,有些正在继续加大对华投资。

宗长青说,下一步,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外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推动汽车、电子等领域外资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

二是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帮扶政策,对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一视同仁;

三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大承接外资产业转移力度,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中西部地区鼓励类外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东部沿海成本高的外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四是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规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研究推出新的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为打造供应链金融行业合作、交流、共享的平台,实现行业共赢,本次大会特邀近30位重磅嘉宾进行现场交流和分享,深度解析行业,...
| 2025-03-21 22:34
——访大连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 赵国平来源:贸易金融在DeepSeek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
| 2025-03-17 18:07
2025年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就《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
| 2025-03-05 13:33
2025年2月28日,由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指导,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仓登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举办的“存...
| 2025-03-05 10:17
在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和生态体系,需要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监管与创新的平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 2025-02-28 09:46
京东科技的此次发行,系供应链金融行业的首单“两新”ABS/ABN项目,积极响应了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充分发挥京东在以旧...
| 2025-01-23 17:30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逆势生长、创新突围的战略核心,必须坚定以产业数字化为引擎,不遗余力地构建领先的数字化产业链,精...
| 2025-01-2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