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与人民币国际化

2019-04-02 17:25: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扩大进口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能有这样的担忧,扩大出口可以拉动就业,应该积极鼓励;扩大进口可能会造成国际贸易的逆差,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在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扩大进口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还可以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结合在一起,对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给我国带来铸币税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国获得以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能力,从而降低国际债务风险。美国正是因为拥有用美元融资的能力,所以从无债务违约的风险。而发展中国家因为用外币融资,往往会因为国际资本市场波动而面临债务危机。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断上升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然而,人民币究竟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成为世界主要的货币,以及如果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后与现在已有的货币包括美元、欧元等之间的关系如何,人类社会能不能同时存在几种主要货币等,这些问题则充满了众多的偶然因素。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在金本位时期流通的是金币,不存在是不是世界主要货币的说法。英镑是人类社会进入法定货币时代之后第一个世界主要货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元取代英镑,则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新的世界主要货币取代旧的主要货币,而旧的主要货币同时丧失原有地位的唯一案例。时至今日,欧元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但仍然无法望美元项背,甚至在欧债危机期间一度面临解体的尴尬。如果我们把人民币国际化当作我们的长期愿景,那么我们可以从美元国际化进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毫无疑问,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凭的是美国经济实力在19世纪末超过英国。从1894年美国GDP超越英国到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这期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即成为世界重要的货币,则是凭借了欧元区整合了德国、法国等欧洲老牌强国的力量。因此毋庸置疑,离开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亦是无本之木。在这方面日本有前车之鉴,建立在金融泡沫上的货币国际化注定也只能是一场泡沫。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过程也并非一番风顺,其中也充满了许多偶然和人为因素。在以经济实力做后盾的同时,关键时机的战略选择同样重要。美元登上并坐稳世界主要货币宝座主要是因为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另一次是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沙特国王费萨尔签署的所谓“石油美元”协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除美国之外几乎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基础。根据历史经验,战争结束之后,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哪还有国家愿意接受除美元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反观美国,不仅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还有完备的生产能力,美国几乎垄断了当时工业品特别是资本品的供给。只要拥有美元就可能买到几乎所有需要的商品,因此美元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主要货币。


而使美元地位更加稳定的却是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沙特国王费萨尔签署的所谓“石油美元”协议。这一协议不仅帮助美元摆脱了持续不断的危机,更是国际政治中一场“败中取胜”的经典逆袭战例。众所周知,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持续不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美元经历了3次严重危机和大幅的贬值。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法律所赋予的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复存在。相反,经过二战之后近30年的经济增长,包括德国马克、日元和英镑等在内的主要货币都已经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后盾。此时各国还有什么理由必须要持有美元呢?


正是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沙特国王费萨尔签署的所谓“石油美元”协议,沙特接受几乎所有石油出口以美元结算。由于沙特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地位,这意味着全球购买石油几乎都需要用美元进行支付。一夜之间,各国突然发现虽然他们并不直接需要美元,但是却离不开石油。套用一句广告词:需要石油吗,需要石油就需要美元!石油美元为美国培育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建立最安全便捷的支付体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时至今日脱离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已绝非易事。


回到人民币国际化上来,我们不禁要问两个问题。第一,有没有可能发生一场突发事件,摧毁了除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供给能力,而人民币像当时的美元一样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存在。第二,能不能找到一种商品,全世界人民都大量需要,而中国恰好垄断了这种产品的供给,因此各国不得不用人民币支付。目前似乎也没有发现这种商品的影子。


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注定将走出一条和美元国际化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注定不是来自中国对全球供给层面的贡献,而来自其对全球市场需求层面的贡献。只要经济能够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就将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产能过剩普遍存在的经济中,市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借助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巨大需求,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早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人民币投资产品,扩大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和金融市场的参与度和定价权,并借此培育我国世界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扩大进口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是从更高意义上助力我国经济实现再次腾飞。


(作者范志勇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推荐

文 | 记者 周小渔来源 | 《贸易金融》杂志 2022年4月刊—访恒生中国环球贸易及融资业务部总裁 李骅珊...
| 2022-05-17 11:42
文 | 记者曲凡来源 |《贸易金融》杂志2022年4月刊—访招商银行跨境金融部总经理 孟俊清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 2022-05-11 10:21
文 | 记者 曲凡来源 |《贸易金融》杂志 2022年4月刊—访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总经理 刘清面对百年变...
| 2022-05-07 09:23
据经济参考报21日报道,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11月...
| 2022-02-23 18:02
据北京市商务局1月29日消息,北京市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 2022-01-31 23:27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29日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自2022年3月...
| 2022-01-30 17:29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美联储在2022年的首次议息会议,为本轮紧缩周期的启动充分定调。当地时间2022年1月26日...
| 2022-01-28 17:27